3月11日,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正式閉幕。在今年的兩會上,急救和AED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。
各地代表、政協委員提議
多方實現AED應配盡配
兩會期間,多位政協委員提及對AED普及覆蓋范圍的擴大,集中多方力量實現多個場景AED的應配盡配。回顧歷年會議中的熱點話題,關于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的普及推廣無疑是重點關注之一。
· 全國政協委員、中華慈善總會黨委書記孫達提出,設立“中國急救宣傳日”,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志愿者、企業等參與急救事業;推進建設AED智能管理平臺,方便公眾在最短時間找到AED等急救設備,并將設備信息與120急救指揮調度系統聯通,多渠道筑起“生命防線”,實現社會急救與專業急救有效銜接。
· 全國政協委員、首都醫科大學全科醫學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吳浩表示,目前,中西部農村地區鄉村急救站、便攜式除顫儀(AED)等設施設備配置極少。對此,他建議,應將應急救護知識普及納入村委會公共衛生委員會職責,加強應急救護陣地建設和技術保障,營造鄉村“人人學急救、急救為人人”的良好氛圍。
· 全國政協委員、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主任醫師敖虎山委員建議,重點關注欠發達地區校園,推動急救資源下沉,鼓勵大城市急救講師下基層開展急救培訓,推動校園AED配置率以及心肺復蘇普及率整體提升。
· 全國政協委員、民盟湖南省委會副主委、湖南省人民醫院常務副院長向華建議,像普及消防知識一樣普及急救知識,像配備滅火器一樣配備AED,真正實現“人人學急救、人人會急救”。據調研顯示,97%的民眾不是從業人員并不會使用AED,因此AED的使用普及至關重要。
其實,早在2019年的兩會中就有提到公共場所配置AED的重要性,隨著近幾年關于AED配置的話題在兩會中的熱度以及社會各界對AED推廣普及的呼聲越來越高,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,不斷支持AED配置的落地。僅去年,就有多條關于加強AED推廣力度的政策出臺。
2023年11月14日,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4部門《健康中國行動—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(2023—2030年)》,其中提出,要加強急救知識與急救技能普及。加強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器(AED)等急救設施設備配備,對配備的急救設備加強巡檢,確保緊急時刻能取可用;
2023年9月22日,五部委《安全應急裝備重點領域發展行動計劃(2023-2025年)》的通知,《行動計劃》指出,在緊急生命救護重點領域場景中,強調要面向心臟驟停猝死搶救需要,加大自動體外除顫儀(AED)推廣力度,提高最佳搶救時間內的院前生命急救能力;
2023年8月29日,國家消防救援局辦公室《關于加強隊伍基層隊站衛勤保障工作的通知》中提出,各地消防、武警基層落實三個一建設的工作任務,并要求在每臺主戰車輛配備一臺自動體外除顫器(AED);
2023年6月5日,體育總局辦公廳發展改 革委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 人民銀行辦公廳《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提升行動工作方案(2023-2025年)》的通知提出,鼓勵公共體育場館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器(AED)等設備設施,保障群眾健身安全;
2023年3月30日,教育部辦公廳《關于開展第二批全國學校急救教育試點工作的通知》提出,普及急救知識,鼓勵有條件的試點學校逐步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器(AED)。
作為中國的兩大政治會議,兩會對于國家的發展和民主決策具有重要意義。除了國家層面外,各省也在不斷出臺政策加快落實AED相關配置設備的落地。由此可以看出,國家對院前急救體系建設和配置AED的高度重視。
AED設備作為院外唯一有效的”救命神器“,日漸受到人民群眾的重視。在國家各政策的持續驅使下,國內AED市場將駛上發展快車道,千億風口將加速爆發。
國產AED市場開闊
助力“健康中國”建設
作為成功入圍公安部(012)警采平臺的企業,耀致急救自2022年啟動AED急救項目以來,已累計為社會捐贈AED設備百余臺,開展人工心肺復蘇與AED操作急救公益培訓800余場,受訓人數上萬人。
同時,作為科曼AED全國總代理,耀致急救一直致力于全國公共救護服務資源平臺建設,采用獨特的互聯網平臺+物聯網的發展模式,以科技助力公共安全服務,提供全方位優質應急救護教育安全解決方案。為推動AED的大面積配置與急救聯動繼續奮斗,為助力健康中國戰略目標作出了巨大貢獻。
耀致急救在國產之光——科曼AED的高性能加持下,能夠高效進行各場景急救救援,提升社會救援水平、培養全民急救意識。目前,耀致急救的AED等產品已在公安、檢察、法院、交通、海事、城管等執法部門得到廣泛應用,并受到一致好評。
未來,耀致急救將繼續以科技力量助力中國AED行業高質量發展,守護國人健康,助力“健康中國”建設。當下國產AED浪潮涌動,耀致急救誠招代理商、經銷商,代理合作伙伴!千億風口,等你來加入!